胎藏曼陀羅的圖示及諸尊排列在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版本,最初是由唐朝善無畏法師繪出,而目前以唐朝不空法師的版本流傳較廣,是傳至日本後再回傳漢地與西藏的。
與現代地圖的東西南北方向不同,古代壇城的畫法並無方向上的標準,常依傳法者的主觀來訂方位,胎臟曼荼羅以上為東方、下為西方、右為南方、左為北方,這是在看不同壇城解釋時要留意部分。
中台八葉院的中央為大日如來,四佛與四菩薩位於周圍的八葉,分別為東方寶幢佛與東南普賢菩薩、南方開敷華王佛與西南文殊菩薩、西方無量壽佛與西北觀音菩薩、北方天鼓雷音佛與東北彌勒菩薩,四佛、四菩薩平均畫於圓上,成為八葉蓮華開花之形,顯示以大日如來為教主的思想體系。
中台八葉院右邊為金剛手院、左方為蓮華手院,在《大日經》橫平等門的教理,確立了密教佛部、金剛部、蓮華部三部一體,佛部表達理(平等)智(智慧)具足圓滿,金剛部表達智慧堅固、能破煩惱,蓮華部表達眾生本具清淨菩提心,以此救度。
如將胎藏曼荼羅以三部來觀看,中台上方遍知院、釋迦院、文殊院,與中台下方持明院、虛空藏院、蘇悉地院屬於佛部,右方金剛手院及除蓋障院屬金剛部,左方蓮華手院及地藏院屬蓮華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