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仰藏傳佛教地區,例如青藏高原或蒙古草原,常常可以在交通要道、山口制高點、牧場或營地交界處等重要的地理位置,看到由石塊堆積而成的尼瑪堆,這種圓錐形的大石堆有時候會超過一層樓高,石塊上通常刻有佛像或六字大明咒,是因為早期的西藏人大多是文盲,所以喇嘛們慈悲讓藏民們雕刻六字大明咒,就像轉經輪一樣,透過方便法門讓底層的民眾也能修法。尼瑪堆上也常會拉起風馬旗,以放射狀由頂端往尼瑪堆四週固定好,尼瑪堆和風馬旗也成為旅行者最喜歡拍攝的邊地風情之一。
藏傳佛教徒經過尼瑪堆時,會隨手往上添加一塊石頭,若是騎馬經過時要下馬以示尊重,並且右繞(順時針)一圈,這些做法跟遇到佛塔時是一樣的。
尼瑪堆上的咒語是由信徒們自己恭敬的雕刻後,擺放到重要的地理位置上,有祈求佛法的廣傳、或祈求救度與解脫等意思。我們現代人已經習慣了商業行為,認為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錢買到,包含修行和信仰,但其實像尼瑪堆這樣的場景都在提醒我們,修行都是用心動手做,不會是買塊石頭放上去而已,即使是我們最愛隨口說的心誠則靈,若沒有透過行動改進我們的心思意念,誠心是假,當然也就不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