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修行的面向上去討論呼吸,是因為呼吸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與橋樑,目標是平穩的感知能力,以達到與諸佛護法正確的相應。
呼吸是一個身體練習,因此可以避開頭腦的各種胡思亂想,讓意識可以繫在一個可客觀觀察的對象上,這個練習如果依照四加行,有兩個方式:一個是藏傳大禮拜,一個是持咒。
這兩個方式都需要好老師傳授正確的練習方法,行者也需要透過日常的練習以建立好習慣,讓隨便、變動、無意識的呼吸方式,進入輕鬆、平穩、有意識的呼吸狀態,神經與肌肉系統會在好的呼吸狀態下平衡與飽滿,意識於是處於清明與穩定,修行的感知能力在這個基礎下才能被討論。
這樣的練習所建立的呼吸能力稱為「自然氣」,在這之前不討論任何「氣」的問題,沒有操作條件和可客觀觀察的呼吸行為所妄稱的氣感,大多是自我暗示的感受,用來自我實現和感覺良好,沒有意義。
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,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無時無刻都在修行,重點在調整與修正自己的呼吸方式,對準目標,「輕鬆感受、用心體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