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說明這個主題,可以直接參考「六道輪迴圖」唐卡。
就像自然科學把生物按界/門/綱/目/科/屬/種來分類,佛教將宇宙所有的生命形態分為六大類,分別是:天人、阿修羅、人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等「六道」,但這種分類是以人為主觀分出來的,也可以把人和畜生分為一類、天人和阿修羅一類、餓鬼及地獄眾生一類,分成「三道」也未嘗不可。重點不在於分成幾類,而是要認識到:人,就是宇宙眾生中的一個物種,如此而已。
有些佛教徒在接受「人身難得」或「業力」這樣的觀念後,就膨脹了自我意識,視其他五道為罪業深重或不究竟,只有人可以修法;宗教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就是人很會自我稱善或自我貶抑,抓到一個教義概念,就沒完沒了的拿來給自我意識服務,就像六道輪迴這種客觀描述,很多人就把高低貴賤的價值觀套用進來一樣。
六道輪迴圖在法意上有兩個意涵:一個是六道眾生因無明的緣故,都在輪迴的圈圈中流轉,在這個層面而言,所有眾生都是「平等」,你也不知道自己下一世在哪裡?就不用妄談高低貴賤的問題。另一個更重要的是:「六道眾生都有成就的可能」,不是只有人才能修法和成就,例如屍林主成就自餓鬼道,拉呼拉原本是天道仙人、後來轉到修羅道而成就,獅面空行母從畜生道成就等。
補充一點,唐卡上咬著六道之輪的是閻魔天,祂是輪迴的管理者,維護六道的秩序,但不是審判者。所有眾生依著自己所造的因果業力進入輪迴秩序,是自作自受的。
不要以為只有人才能修行,才能達到成就,因此不用抬舉或膨脹自我意識,以為人身難得,輕視他道眾生,但也不用受限在罪業和福報的觀念下,又看輕和侷限自己。「如實知自心」是修法過程中要不斷檢視的重點,也是當我們能連結多度空間時,面對多度眾生時的重要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