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真經與偽經(上)


佛教的經典繁多,是否能收錄到「大藏經」中有判斷的傳統,各教派之間也頗多爭辯,有關真經與偽經的辨別,我們根據的是經文的內容「是否能讓眾生依循而得到成就」做為判斷依據。

真實的「經」是諸佛護法所傳,是進入修行時可以依循的論述,內容必須包含下列條件:

一、具有完整的結構:


經典中會記載傳授此經的人事時地物,例如集會的諸佛護法與人物,尤其是當中的提問者與回答者,以及說法的因緣為何等等。

甚至還會包含如何進入修法壇城、壇城的呈現、還有實際的修法(例如火的修持),及問題的解決(例如面對魔的解決方法)等。


二、修行上具體的教導:

說法的佛菩薩會根據集會的因緣,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導眾生法義與觀念,以及如何修習這個法門的方式。

例如《心經》中教導細緻的觀察而達到空性,或是《金剛頂經》中真言、手印的相應,以及修法與供養的儀軌與其持修的方式等。

很重要的是,這樣的教導是三界都能通用的,當集會的紀錄以經典傳播出去時,無論身份,只要在根基上能對應的六道眾生,就能夠得到方法的依循、持修以達到相對應的成就。用現代的比喻來說,就像學生拿到大師班的課堂講義一樣。


c , 中華民國智慧劍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