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曼荼羅依《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》(簡稱《大日經》)而作。
曼荼羅為梵文mandala音譯,一般而言也譯為「壇場」,理解為神聖空間,在這裡專指「法意所示現的空間」,大日如來說法的地方是如來加持的廣大法界宮,問法的是以秘密主為上首的一切金剛手菩薩,不在這世上的空間,也沒有聲聞緣覺及凡夫等修行人能夠進入與列席於會上,在經典的形式與過去的大小乘經典完全不同,因此《大日經》也被視為是密教的開啟。
對於金剛手秘密主的問題:「以何為因、云何為根、云何究竟?」,大日如來回答道:「菩提心為因,悲為根本,方便為究竟。」這著名的三句,回答了如來成佛的一切智智(一切智慧中的智慧),揭示了「如實知自心」的菩提心緣起,依大悲的願力,救度眾生現種種身、作種種說法教化而不止的方便上;以及如來的成佛、神變(圓滿成就而獲得的力量)、加持(對眾生的教導及救度),都以這個尊貴的法意空間加以顯示。
這個曼荼羅稱為「大悲胎藏生曼荼羅」,也稱為「胎藏曼荼羅」,源自於《大日經》卷三以胎胞、蓮華兩個比喻:胎胞的比喻是指行者本來就有的菩提心,胎藏於心中,透過大悲與方便之行,能孕育出成佛的智慧;而蓮華的比喻,是以菩提心為種子,大悲為根,方便究竟的行動以蓮花的盛開表示,這也在壇城正中間的「中台八葉院」體現出來。
在金胎二院的理智根本法意中,胎藏曼荼羅是「理」曼荼羅,與金剛界「智」曼荼羅互為根本。
胎藏曼荼羅幾乎含納所有密教主尊,唐密或真言宗行者準備好要修持本尊法時,會在灌頂儀式之前,矇眼投花於胎藏曼荼羅上,以花朵所投中之主尊為相應的修法本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