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上念珠是用108顆相同材質和尺寸的珠子串連而成,有的會另加上1顆材質或尺寸不一樣的母珠以方便計算起始點,有時也會在第27、54、81各放上不同材質的珠子,整串分為四等份的做法。念珠用108顆源自於圓滿吉祥的數字,除此之外也有像54、27、21等不同數字的念珠,可用在不同的儀軌。
材質上來說,常用於念珠的材料有木質(如檀香木、菩提子)、礦物(如水晶、瑪瑙)、金屬(如金和銅)、和動物材質(如象牙、珊瑚)等,最特殊的應屬人骨念珠了,需要用到許多位過世喇嘛的手指指骨來製成,是稀有的人骨法器。
除非在儀軌中特別標示要用什麼材質,一般誦念的念珠以木質類的即可,或是自己喜愛的材質也行,至於什麼材質對應什麼功德,不需要太執著在這種事情上面,否則累積的反而是下意識的貪念。
在佛像或唐卡上,也可以見到金剛部的諸佛護法身上戴著骷髏大念珠,數字有12、16、21甚至到51等,這些骷髏象徵著大無畏及勇猛,征服無明與我執,並示現無常與空相。
念珠的功能主要在持誦咒語時計數用,配合呼吸一遍一顆的數珠,除了計數之外,也可以幫助行者專注與安定,如果持咒時走來走去、有口無心的累積數字,就是一台機器而已,修行者在一般日常的課誦中建立起專注與安定的基礎和習慣,這樣的持咒才有意義。
除了日常修行,也有行者透過發願或上師傳授,在特定時間及空間內進行閉關,誦念定量數字(如10萬遍六字大明咒),期望達到身心靈的轉化,如果行者能與諸佛護法有了相應,在特殊的時空中獲得認同,那麼行者可以在閉關或特定的儀軌修習完畢之後,將自己的念珠用火燃燒掉作為供養,這是「火供」最精髓的意義。